第三十九章
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
2018-5-28 18:50
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冻岐山
诗曰:
四圣无端欲逆天,
仗他异术弄狂颠。
西来有分封神客,北伐方知证果仙。
几许雄才消此地,无边恶孽造前愆。
雪飞七月冰千尺,尤费颠连丧九泉。
话说金吒一剑把王魔斩了:
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,
清福神柏鉴用百灵幡引进去了。
广法天尊收了此宝,
望昆仑下拜:
“弟子开了杀戒。”
命金吒把子牙背负上山,将丹药用水研开,
灌入子牙口内。
不一时,子牙醒回,看见广法天尊,
曰:
“道兄,
我如何于此处相会?”天尊答曰:
“原是天意
定该如此不由人耳。”
过了一二时辰,
命金吒:
“你同师叔下山,
协助西土。
我不久也要来。”
遂扶子牙上了四不相,回西岐。
广法天尊将土掩了王魔尸骸。
不表。
且说西岐城不见姜丞相,众将慌张。
武王亲至相府,差探马各处找寻。
子牙同金吒至西岐,众将同武王齐出相府,子牙下骑。
武王曰:
“相父败兵何处?孤心甚是不安!”子牙曰:
“老臣若非金吒师徒,
决不能生还矣!”金吒参谒武王会了哪吒,二人自在一处。
子牙进府调理。
且说成汤营里杨森见王魔得胜,追赶子牙,
至晚不见回来。
杨森疑惑:
“怎么不见回来?”忙忙袖中一算,
大叫一声:
“罢了!”高友乾、李兴霸齐问原由。
杨森怒曰:
“可惜千年道行,一旦死于五龙山!”三位道人怒发冲冠,一夜不安。
次日上骑,城下搦战,只要子牙出来答话。
探马报入相府,子牙着伤未愈,
只见金吒曰:
“师叔,
既有弟子在此保护出城定要成功。”
子牙从计,上骑开城,
见三位道人咬牙大骂曰:
“好姜尚!杀吾道兄,
势不两立!三骑齐出来战。
子牙旁有金吒、哪吒二人。
金吒两口宝剑,哪吒登开风火轮,使开火尖枪抵敌。
五人交兵,只杀得霭霭红云笼宇宙,腾腾杀气照山河。
子牙暗想:
“吾师所赐打神鞭,何不祭起?”子牙将神鞭丢起,空中只听雷鸣火电正中高友乾顶上,打得脑浆迸出,死于非命:
一魂已入封神台去了。
杨森见高道兄已亡,吼一声来奔子牙,不防哪吒将乾坤圈丢起,杨森方欲收此宝被金吒将遁龙桩祭起,遁住杨森,早被金吒一剑挥为两段:
一道灵魂也进封神台去了。
张桂芳、风林见二位道长身亡,纵马使枪,风林使狼牙棒,冲杀过来。
李兴霸骑狰狞,拎方楞锏杀来。
金吒步战。
哪吒使一根枪,两家混战。
只听西岐城里一声炮响,走出一员小将,还是一个光头儿,银冠银甲白马长枪,此乃黄飞虎第四子黄天祥,走马杀到军前神武耀威,勇贯三军,枪法如骤雨。
天祥刺斜里一枪,
把风林挑下马来:
一魂也进封神台去了。
张桂芳料不能取胜,败进行营。
李兴霸上帐自思:
“吾四人前来助你,
不料今日失利丧吾三位道兄。
你可修文书速报闻兄,可求救至此,以泄今日之恨。”
张桂芳依言,忙作告急文书,差官星夜进朝歌。
不表。
且说姜子牙得胜回西岐,升银安殿,众将报功,子牙羡黄天祥走马枪挑风林。
金吒曰:
“师叔,今日之胜,不可停留,
明日会战一阵成功,张桂芳可破也。
”子牙曰:
“善。”
次日,子牙点众将出城,三军呐喊,军威大振,坐名要张桂芳。
桂芳听报大怒,“自来提兵未曾挫锐,今日反被小人欺侮,气杀我也!”忙上马布开阵势,到辕门,指子牙大喝曰:
“反贼!怎敢欺侮天朝元帅?与你立见雌雄。”
纵马持枪杀来,子牙后面黄天祥出马,与桂芳双枪并举,一场大战:
二将坐雕鞍征夫马上欢。
这一个怒发如雷吼,那一个心头火一攒。
这一个丧门星要扶纣主,那一个天罡星欲保周元。
这一个舍命而安社稷,那一个弃残生欲正江山。
自来恶战不寻常,辕门几次鲜红溅。
话说黄天祥大战张桂芳,三十合未分上下。
子牙传令:
“点鼓。”
军中之法:
鼓进,金止。
周营数十骑,左右抢出伯达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■、毛公遂、周公旦、召公奭、吕公望、南宫适、辛甲、辛免、太颠、闳夭、黄明、周纪等,围裹上来把张桂芳围在垓心。
好张桂芳,似弄风猛虎,酒醉斑彪,抵挡周将,全无惧怯。
且说子牙命金吒:
“你去战李兴霸,
我用打神鞭助你今日成功。”
金吒听命,拽步而来。
李兴霸坐在狰狞上,见一道童忽抢来,催开狰狞,提锏就打金吒举宝剑急架相迎。
未及数合,只见哪吒登风火轮,摇枪直刺李兴霸,兴霸用锏急架忙还。
子牙在四不相上,方祭打神鞭。
李兴霸见势不能取胜,把狰狞一拍,那兽四足腾起风云,逃脱去了。
哪吒见走了李兴霸,登轮直杀进桂芳垓心来。
晁田弟兄二人在马上大呼曰:
“张桂芳早下马归降,
免尔一死
吾等共享太平!”张桂芳大骂:
“叛逆匹夫!捐躯报国,
尽命则忠岂若尔辈贪生而损名节也!”从清晨只杀到午牌时分,桂芳料不能出大叫:
“纣王陛下!臣不能报国立功,
一死以尽臣节!”自转枪一刺
桂芳撞下鞍轿:
一点灵魂往封神台来,
清福神引进去了。
正是:
英雄半世成何用,留的芳名万载传。
桂芳已死,人马也有降西岐者,也有回关者。
子牙得胜进城,入府上殿,各报其功。
子牙见今日众将英雄可喜。
且说李兴霸逃脱重围,慌忙疾走。
李兴霸乃四圣之数,怎脱得大数。
狰狞正行,飘然落在一山,道人见坐骑落下,
滚鞍下地倚松靠石,少憩片时,
寻思良久:
“吾在九龙岛修炼多年,
岂料西岐有失愧回海岛,羞见道中朋友。
如今且往朝歌城去,与闻兄共议,报今日之恨也。”
方欲起身,只听得山上有人唱道情而来。
道人回首一看,
原来是一道童:
天使还玄得做仙,
做仙随处睹青天。
此言勿谓吾狂妄,得意回时合自然。
话言那道童唱着行来,
见李兴霸打稽首:
“道者请了!”兴霸答礼。
道童曰:
“老师那一座名山?何处洞府?”兴霸曰:
“吾乃九龙岛炼气士李兴霸,
因助张桂芳西岐失利在此少坐片时。
道童,
你往那里来?”
道童暗想道:
“这正是‘踏破铁鞋无觅处,
得来全不费功夫’。”
道童大喜:
“我不是别人,我乃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徒弟木吒是也,奉师命往西岐去见师叔姜子牙门下立功灭纣。
我临行时,
吾师尊说:
‘你要遇着李兴霸,
捉他去西岐见子牙为贽见。
’岂知恰恰遇你。”
李兴霸大笑曰:
“好孽障!焉敢欺吾太甚?”拎锏劈头就打,
木吒执剑急架忙迎剑锏相交。
怎见得九宫山大战:
这一个轻移道步,
那一个急转麻鞋。
轻移道步,撤玉靶纯钢出鞘;急转麻鞋,浅金装宝剑离匣。
锏来剑架,剑锋斜刺一团花;剑去锏迎,脑后千块寒雾滚。
一个是肉身成圣,木吒多威武;一个是灵霄殿上,神将逞雄威。
些儿眼慢,目下皮肉不完全;手若迟松,眼下尸骸分两块。
话说木吒大战李兴霸,木吒背上宝剑两口,
名曰“吴钩”。
此剑乃“干将”、“莫耶”之流,分有雌雄。
木吒把左肩一摇,那雄剑起去,横在空中,磨了一磨,李兴霸可怜:
千年修炼全无用血染衣襟在九宫。
木吒将兴霸尸骸掩了,借土遁往西岐来,
进城至相府。
门官通报:
“有一道童求见。”
子牙命:
“请来。”
木吒至殿前下拜。
子牙问曰:
“那里来的?”金吒在旁言曰:
“此是弟子兄弟木吒,
在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学艺。”
子牙曰:
“兄弟三人齐佐明主,简篇万年,
史册传扬不朽。”
西岐日盛。
话说闻太师在朝歌执掌大小国事,其实有条有法。
话说汜水关韩荣报入太师府,闻太师拆开一看,拍案大呼曰:
“道兄你却为着何事死于非命!吾乃位极人臣,受国恩如同泰山只因国事艰难,使我不敢擅离此地,今见此报使吾痛入骨髓!”忙传令:
“点鼓聚将。”
只见银安殿三咚鼓响,一干众将参谒太师。
太师曰:
“前日吾邀九龙岛四道友协助张桂芳,
不料死了三位风林阵亡。
今与诸将共议,谁为国家辅张桂芳破西岐走一遭?”言未毕,左军上将军鲁雄年纪高大上殿曰:
“末将愿往。”
闻太师看时,左军上将军鲁雄苍髯皓首上殿。
太师曰:
“老将军年纪高大,犹恐不足成功。”
鲁雄笑曰:
“太师在上:
张桂芳虽是少年当道,
用兵恃强只知己能,显胸中秘授。
风林乃匹夫之才,故此有失身之祸。
为将行兵,先察天时,后观地利,中晓人和。
用之以文,济之以武,守之以静,发之以动,
亡而能存死而能生,弱而能强,柔而能刚,危而能安,祸而能福;机变不测决胜千里,自天之上,由地之下,无所不知;十万之众无有不力,范围曲成,各极其妙;定自然之理,决胜负之机神运用之权,藏不穷之智,此乃为将之道也。
末将一去,便要成功。
再副一二参军,大事自可定矣!”太师闻言,
“鲁雄虽老似有将才,况是忠心。
欲点参军,必得见机明辨的方去得,不若令费仲、尤浑前去亦可。
”忙传令:
“命费仲、尤浑为参军。”
军政司将二臣令至殿前,费仲、尤浑见太师行礼毕。
太师曰:
“方今张佳芳失机,风林阵亡。
鲁雄协助,少二名参军。
老夫将二位大夫为参赞机务,征剿西岐,旋师之日,其功莫大。”
费、尤听罢,魂魄潜消,
“太师在上:
职任文家,
不谙武事恐误国家重务。
”太师曰:
“二位有随机应变之才,通达时务之变,
可以参赞军机以襄鲁将军不逮,总是为朝廷出力。
况如今国事艰难,当得辅君为国,岂可彼此推诿?左右,取参军印来!”费、尤二人落在圈套之中只得挂印。
簪花,递酒,太师发铜符,点人马五万协助张桂芳。
有诗为证:
鲁雄报国寸心丹,费仲尤浑心胆寒。
夏月行兵难住马,一笼火伞罩征鞍。
只因国祚生离乱,致有妖氛起祸端。
台造封神将已备,子牙冰冻二谗奸。
话说鲁雄择吉日,祭宝纛旗,杀牛宰马,
不日起兵。
鲁雄辞过闻太师,放炮起兵。
此时夏末秋初,天气酷暑,三军铁甲单衣好难走,马军雨汗长流步卒人人喘息。
好热天气!三军一路,
怎见得好热:
万里乾坤,
似一轮火伞当中。
四野无云风尽息,八方有热气升空。
高山顶上,大海波中。
高山顶上,只晒得石烈灰飞;大海波中,蒸熬得波翻浪滚。
林中飞鸟,晒脱翎毛,莫想腾空展翅;水底游鱼,蒸翻鳞甲怎能弄土钻泥。
只晒得砖如烧红锅底热,便是铁石人身也汗流。
三军一路上:
盔滚滚撞天银磬,甲层层盖地兵山。
军行如骤雨,马跳似欢龙。
闪翻银叶甲,拨转皂雕弓。
正是:
喊声振动山川泽,大地乾坤似火笼。
话说鲁雄人马出五关,一路行来。
有探马报与鲁雄曰:
“张总兵失机阵亡,
首级号令在西岐东门请军令定夺。”
鲁雄闻报大惊曰:
“桂芳已死,吾师不必行,
且安营。
”问:
“前面是甚么所在?”探马回报:
“是西岐山。”
鲁雄传令:
“茂林深处安营。”
命军政司修告急文书报太师。
不表。
且说子牙自从斩了张桂芳,见李姓兄弟三人都到西岐。
一日,子牙升相府,
有报马报入府来:
“西岐山有一枝人马扎营。”
子牙已知其详。
前日清福神来报,封神台已造完,张挂“封神榜”,如今正要祭台。
传令:
“命南宫适、武吉点五千人马,往岐山安营,
阻塞路口不放他人马过来。”
二将领令,随即点人马出城。
一声炮响,七十里望见岐山一枝人马,乃成汤号色。
南宫适对阵安下营寨。
天气炎热,三军站立不住,空中火伞施张。
武吉对南宫适曰:
“吾师令我二人出城,
此处安营难为三军枯渴,又无树木遮盖,恐三军心有怨言。”
一宿已过。
次日,有辛甲至营相见,
“丞相有令:
命把人马调上岐山顶上去安营。”
二将听罢,
甚是惊讶:
“此时天气热不可当,
还上山去
死之速矣!”辛甲曰:
“军令怎违?只得如此。”
二将点兵上山。
三军怕热,张口喘息,着实难当。
又要造饭,取水不便,军士俱埋怨。
不题。
且言鲁雄屯兵在茂林深处,见岐山上有人安营,纣兵大笑:
“此时天气山上安营,不过三日,
不战自死!”鲁雄只等救兵交战。
至次日,子牙领三千人马出城,往西岐山来。
南宫适、武吉下山迎接,上山合兵一处,八千人马在山上绞起了幔帐。
子牙坐下。
怎见得好热,
有诗为证:
太阳真火炼尘埃,
烈石煎湖实可哀。
绿柳青松催艳色,飞禽走兽尽罹灾。
凉亭上面如烟燎,水阁之中似火来。
万里乾坤只一照,行商旅客苦相挨。
话说子牙坐在帐中,
令武吉:
“营后筑一土台,
高三尺。
速去筑来!”
武吉领令。
西岐辛免催趱车辆许多饰物,报与子牙。
子牙令搬进行营,散饰物。
众军看见,痴呆半晌。
子牙点名给散,一名一个棉袄,一个斗笠,领将下去。
众军笑曰:
“吾等穿将起来,死的快了!”且说子牙至晚,武吉回令:
“土台造完。”
子牙上台,披发仗剑,望东昆仑下拜,布罡斗,行玄术念灵章,发符水。
但见:
子牙作法,霎时狂风大作,吼树穿林。
只刮的飒飒灰尘,雾迷世界,滑喇喇天摧地塌,骤沥沥海沸山崩。
幡幢响如铜鼓振,众将校两眼难睁。
一时把金风彻去无踪影,三军正好赌输赢。
诗曰:
念动玉虚玄妙诀,灵符秘授更无差。
驱邪伏魅随时应,唤雨呼风似滚沙。
且说鲁雄在帐内见狂风大作,热气全无,
大喜曰:
“若闻太师点兵出关正好厮杀,
温和天气。”
费仲、尤浑曰:
“天子洪福齐天,故有凉风相助。”
那风一发胜了,如猛虎一般。
怎见得好风,
有诗为证:
萧萧飒飒透深闉,
无影无形最骇人。
旋起黄沙三万丈,飞来黑雾百千尘。
穿林倒木真无状,彻骨生寒岂易论。
纵火行凶尤猛烈,江湖作浪更迷津。
话说子牙在岐山布斗,刮三日大风,凛凛似朔风一样。
三军叹曰:
“天时不正,国家不祥,
故有此异事!”过了一两个时辰半空中飘飘荡荡落下雪花来,纣兵怨言:
“吾等单衣铁甲怎耐凛冽严威?”正在那里埋怨,不一时鹅毛片片,乱舞梨花,好大雪!怎见得:
潇潇洒洒,
密密层层。
潇潇洒洒,一似豆秸灰;密密层层,犹如柳絮舞。
初起时,一片两片,似鹅毛风卷在空中;次后来,千团万团如梨花雨打落地下。
高山堆叠,獐狐失穴怎能行;沟涧无踪,苦杀行人难进步。
霎时间银妆世界,一会家粉砌乾坤。
客子难沽酒,苍翁苦觅梅。
飘飘荡荡裁蝶翅,叠叠层层道路迷。
丰年祥瑞从天降,堪贺人间好事宜。
鲁雄在中军对费、尤曰:
“七月秋天,
降此大雪世之罕见。”
鲁雄年迈,怎禁得这等寒冷。
费、尤二人亦无计可施,三军都冻坏了。
且说子牙在岐山上,军士人人穿起棉袄,带起斗笠,感丞相恩德无不称谢。
子牙问:
“雪深几尺?”武吉回话:
“山顶上深二尺,
山脚下风旋下去深有四五尺。”
子牙复上土台披发仗剑,口中念念有词,把空中彤云散去,现出红日。
当空一轮火伞,霎时雪都化水,往山下一声响,水去的急聚在山凹里。
子牙见日色且胜,
有诗为证:
真火原来是太阳,
初秋积雪化汪洋。
玉虚秘授无穷妙,欲冻商兵尽丧亡。
话说子牙见雪消水急,滚涌下山,忙发符印,
又刮大风。
只见阴云布合,把太阳掩了;风狂凛冽,不亚严冬,霎时间把岐山冻作一块汪洋。
子牙出营来,看纣营幡幢尽倒,
命南宫适、武吉二将:
“带二十名刀斧手下山,
进纣营把首将拿来!”二将下山径入营中,见三军冻在冰里,将死者且多又见鲁雄、费仲、尤浑三将在中军。
刀斧手上前擒捉,如同囊中取钞一般,把三人捉上山来见子牙。
不知性命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