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
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
2018-5-28 18:50
第二十一回 文王夸官逃五关
诗曰:
黄公恩义救岐王,
令箭铜符出帝疆。
尤费谗谋追圣主,云中显化济慈航。
从来德大难容世,自此龙飞兆瑞祥。
留有吐儿名誉在,至今齿角有余芳。
话说文王离了朝歌,连夜过了孟津,渡了黄河,过了渑池前往临潼关而来。
不题。
且说朝歌城馆驿官见文王一夜未归,心下慌忙,急报费大夫府得知。
左右通报费仲曰:
“外有驿官禀说,
西伯文王一夜未归不知何往。
此事重大,不得不预先禀明。”
费仲闻知,
命:
“驿官且退,我自知道。
”
费仲沉思:
“事干自己身上,
如何处治?”乃着堂候官:
“请尤爷来商议。”
少时,尤浑到费仲府,相见礼毕。
仲曰:
“不道姬昌,贤弟保奏,皇上封彼为王,
这也罢了。
孰意皇上准行夸官三日,今方二日,姬昌逃归,不俟主命必非好意,事干重大。
且东南二路,叛乱多年,今又走了姬昌,使皇上又生一患。
这个担儿谁担?为今之计,
将如之何?”尤浑曰:
“年兄且宽心,
不必忧闷。
我二人之事,料不能失手。
且进内庭面君,着两员将官赶去拿来,以正欺君负上之罪,速斩于市曹何虑之有!”二人计议停当,忙整朝衣,随即入朝。
纣王正在摘星楼赏玩,
侍臣启驾:
“费仲、尤浑候旨。”
王曰:
“宣二人上楼。”
二人见王礼毕。
王曰:
“二卿有何奏章来见?”费仲奏曰:
“姬昌深负陛下洪恩,
不遵朝廷之命欺藐陛下。
夸官二日,不谢圣恩,不报王爵,暗自逃归,
必怀歹意恐回故土以起猖獗之端。
臣荐在前,恐后得罪,臣等预奏,请旨定夺。”
纣王怒曰:
“二卿曾言姬昌忠义,逢朔望焚香叩拜,
祝祈风和雨顺国泰民安,朕故此赦之。
今日坏事,
皆出二卿轻举之罪!”尤浑奏曰:
“自古人心难测,
面从背违知外而不知内,知内而不知心,正所谓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
姬昌此去不远,陛下传旨,命殷破败、雷开点三千飞骑赶去拿来,以正逃官之法。”
纣王准奏,“速遣殷、雷二将,点兵追赶。”
使命传旨,神武大将军殷破败、雷开领旨,
往武成王府来调三千飞骑出朝歌西门,一路上赶来。
怎见得:
幡幢招展,三春杨柳交加;号带飘扬,
七夕彩云披日。
刀枪闪灼,三冬瑞雪弥天;剑戟森严,九月秋霜盖地。
咚咚鼓响,汪洋大海起春雷;振地锣鸣,马到山前飞霹雳。
人似南山争食虎,马如北海戏波龙。
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。
且说文王自出朝歌,过了孟津,渡了黄河,望渑池大道徐徐而行,扮作夜不收模样。
文王行得慢,殷、雷二将赶得快,不觉看看赶上。
文王回头,看见后面尘土荡起,远闻人马喊杀之声,知是追赶。
文王惊得魂飞无地,
仰天叹曰:
“武成王虽是为我,
我一时失于打点夤夜逃归,想必当今知道,旁人奏闻,怪我私自逃回必有追兵赶逐。
此一拿回,再无生理!如今只得趱马前行,以脱此厄。”
文王这一回,似失林飞鸟,漏网惊鱼,
那分南北孰辨东西。
文王心忙似箭,意急如云,
正是:
仰面告天天不语,
低头诉地地无言。
只得加鞭纵辔数番,恨不得马足腾云,身能生翅。
远望临潼关不过二十里之程,后有追师,看看至近。
文王正在危急。
按下不题。
且说终南山云中子在玉柱洞中碧游床运其元神,守离龙纳坎虎,猛的心血潮来。
道人觉而有警,掐指一算,
早知凶吉:
“呀!原来西伯灾厄已满,
目下逢危。
今日正当他父子重逢,贫道不失燕山之语。”
叫:
“金霞童儿在那里?你与我后桃园中请你师兄来。”
金霞童儿领命,往桃园中来,
见了师兄道:
“师父有请。”
雷震子答曰:
“师弟先行,我随即就来。”
雷震子见了云中子下拜:
“不知师父有何分付?”云中子曰:
“徒弟,
汝父有难你可前去救拔。
”雷震子曰:
“弟子父是何人?”
道人曰:
“汝父乃是西伯侯姬昌,
有难在临潼关。
你可往虎儿崖下寻一兵器来,待吾秘授你些兵法,好去救你父亲。
今日正当子父重逢之日,后期好相见耳。”
雷震子领师父之命,离了洞府,径至虎儿崖下,东瞧西看各到处寻不出甚么东西,又不知何物叫为兵器。
雷震子寻思:
“我失打点,常闻兵器乃枪、刀、剑、戟、鞭、斧、瓜、锤,师父口言兵器不知何物?
且回洞中,再问详细。”
雷震子方欲转身,只见一阵异香扑鼻,透胆钻肝,不知在于何所只见前面一溪涧下,水声潺潺,雷鸣隐隐。
雷震子观看,只见稀奇景致,雅韵幽栖,藤缠桧柏,竹插颠崖狐兔往来如梭,鹿鹤唳鸣前后,见了些灵芝隐绿草,梅子在青枝看不尽山中异景。
猛然间见绿叶之下,红杏二枚,雷震子心欢,
顾不得高低险峻攀藤■葛,手扯晃摇,将此二枚红杏摘于手中,闻一闻扑鼻馨香,如甘露沁心,愈加甘美。
雷震子暗思:
“此二枚红杏,我吃一个,
留一个带与师父。”
雷震子方吃了一个,“怎么这等香美,
津津异味!只是要吃。”
不觉又将这个咬了一口,“呀!咬残了,不如都吃了罢。”
方吃了杏子,又寻兵器,不觉左胁下一声响,
长出翅来后拖在地下。
雷震子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
雷震子曰:
“不好了!”忙将两手去拿住翅,
只管拔不防右边又冒出一只来。
雷震子慌得没主意,吓得坐在地下。
原来两边长出翅来,不打紧,
连脸都变了:
鼻子高了,
面如青靛发似朱砂,眼睛暴湛,牙齿横生,出于唇外,身躯长有二丈。
雷震子痴呆不语。
只见金霞童子来到雷震子面前,
叫曰:
“师兄,
师父叫你。”
雷震子曰:
“师弟,你看我,我都变了。”
金霞曰:
“你怎的来?”雷震子曰:
“师父叫我往虎儿崖寻兵器去救我父亲,
寻了半日不见只寻得二枚杏子,被我吃了。
可煞作怪,弄的青头红发,上下獠牙,又长出两边肉翅,教我如何去见师父?”金霞童子曰:
“快去!师父等你!”雷震子起来
一步走来自觉不好看,二翅拖着,如同斗败了的(又鸟)一般,不觉到了玉柱洞前。
云中子见雷震子来,
抚掌道:
“奇哉!奇哉!”手指雷震子作诗:
两枚仙杏安天下,
一条金棍定乾坤。
风雷两翅开先辈,变化千端起后昆。
眼似金铃通九地,发如紫草短三髡。
秘传玄妙真仙诀,炼就金刚体不昏。
云中子作罢诗,
命雷震子:
“随我进洞来。”
雷震子随师父至桃园中,云中子取一条金棍传雷震子,上下飞腾盘旋如风雨之声,进退有龙蛇之势,转身似猛虎摇头起落像蛟龙出海,呼呼响亮,闪的光明:
空中展动一团锦左右纷纭万簇花。
云中子在洞中传的雷震子精熟,随将雷震子二翅左边用一“风”字,右边用一“雷”字又将咒语诵了一遍。
雷震子飞腾,起于半天,脚登天,头望下,二翅招展,空中俱有风雷之声。
雷震子落地,倒身下拜,
叩谢曰:
“师父有妙道玄机,
今传弟子使救父之厄,此乃莫大之洪恩也。
”道人曰:
“你速往临潼关,救西伯侯姬昌,
乃汝之父。
速去速来,不可迟延。
你救父送出五关,不许你同父往西岐,亦不许你伤纣王军将,功完速回终南再传你道术。
后来你弟兄自有完聚之日。”
云中子分付毕,“你去罢!”
雷震子出了洞府,
二翅飞起霎时间飞至临潼关。
见一山冈,雷震子落将下来,立在山冈之上看了一会,不见形迹。
雷震子自思:
“呀!
我失于打点,不曾问吾师父,
西伯侯文王不知怎么个模样教我如何相见?”一言未了,只见那壁厢一人粉青毡笠,穿一件皂服号衫,乘一骑白马飞奔而来。
雷震子曰:
“此人莫非是吾父也?”大叫一声曰:
“山下的可是西伯侯姬老爷么?”文王听的有人叫他,勒马抬头看时又不见人,只听的声音。
文王叹曰:
“吾命合休!为何闻声不见人形,
此必鬼神相戏。”
原来雷震子面蓝,身上又是水合色,故此与山色交加,文王不曾看得明白故有此疑。
雷震子见文王住马停蹄,看一回,不言而又行,又叫曰:
“此位可是西伯侯姬千岁否?”文王抬头猛见一人面如蓝靛发似朱砂,巨口撩牙,眼似铜铃,光华闪的,吓的魂不附体。
文王自忖:
“若是鬼魅,必无人声,
我既到此也避不得了。
他既叫我,我且上山,看他如何。”
文王打马上山,
叫曰:
“那位杰士,为何认的我姬昌?”雷震子闻言,倒身下拜口称:
“父王,孩儿来迟,致父王受惊,
恕孩儿不孝之罪!”文王曰:
“杰士错认了。
我姬昌一向无识,
为何以父子相称?”雷震子曰:
“孩儿乃是燕山收的雷震子。”
文王曰:
“我儿,你为何生得这个模样?你是终南山云中子带你上山,算将来方今七岁你为何到此?”雷震子曰:
“孩儿奉师法旨,
下山来救父亲出五关,退追兵,故来到此。”
文王听罢,吃了一惊,
自思:
“吾乃逃官,
已自得罪朝廷。
此子看他面色,也不是个善人,他若去退追兵,兵将都被他打死了与我更加罪恶。
待我且说他一番,以止他凶暴。”
文王叫:
“雷震子,你不可伤了纣王军将,
他奉王命而来。
吾乃逃官,不遵王命,弃纣归西,我负当今之大恩。
你若伤了朝廷命官,你非为救父,反为害父也。”
雷震子答曰:
“我师父也曾分付孩儿,
教我不可伤他军将之命只救父亲出五关便了。
孩儿自劝他回去。”
雷震子见那里追兵卷地而来,旗幡招展,锣鼓齐鸣,喊声不息一派征尘,遮蔽旭日。
雷震子看罢,便把胁下双翅一声响,飞起空中,将一根黄金棍拿在手里就把文王吓了一交,跌在地下。
不题。
且说雷震子飞在追兵前面,一声响落在地下,
用手把一根金棍柱在掌上
大叫曰:
“不要来!”兵卒抬头,
看见雷震子面如蓝靛发似朱砂,巨口獠牙。
军卒报与殷破败、雷开曰:
“启老爷:
前有一恶神阻路,
凶势狰狞。”
殷、雷二将大声喝退。
二将纵马向前,来会雷震子。
不知性命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